抓過程管控,世界首條800米級鋼筋混凝土水道充水一次成功
電站下平洞水道承受的靜水頭接近800m,最大動水壓力1108m,灌漿壓力達10MPa,高于國內外同類工程,灌漿難度和灌漿壓力呈幾何倍數關系,尤其是超高壓灌漿,每增加1MPa都是對現用技術的重大突破。作為現場水道負責人,張琪琦緊緊依靠資深專家、施工工匠和參建單位總工為主的智囊團全過程全時段為關鍵工作問診把脈,先后組織召開87次日例會、42次周例會、58次專題討論會、4次大型專家咨詢會,及時優化了灌漿參數和施工工藝。
高壓灌漿的困難遠遠超過了預期,漿液溫度在高壓作用下5分鐘內就會升至40℃而導致膠凝材料失效、320m長的下平洞密布10余條互相切割產狀各異的斷層導致灌漿效果難達預期、施工過程密閉空間高溫高濕高強度高噪聲的作業環境影響施工意志等問題凸顯,張琪琦始終保持昂揚的斗志,蹲守施工一線,挖掘問題根源,研討合理可行的改進措施;針對斷層構造部位,一孔一分析,一段一對策,下重手加密加深加強,有效地構建了可靠的固結防滲圈,灌漿后地下近100米的水道洞壁干燥無滲水,達到了理想的灌漿效果。
抓關鍵作業,水道充水較里程碑提前97天
陽蓄電站水道廠房標從開挖轉向混凝土澆筑,高峰期全標段共有施工作業面27個,關鍵線路3條,次關鍵線路5條。2021年5月,工期進一步優化調整后,本地疫情形勢變化快、外防輸入壓力大,各作業面安全管控壓力大、施工質量要求高、任務節點時間緊,敢不敢戰?能不能戰?張琪琦毫不猶豫地挑起了“重擔子”、啃起了“硬骨頭”。
下平洞、高岔高壓灌漿作為整個水道的關鍵線路之一,其施工質量和施工進度是影響充水能否一次成功的關鍵,也是影響年底首臺機能否順利實現投產發電的關鍵,張琪琦時刻牢記黨員身份,身先士卒,結合施工工序安排和施工資源的投入,反復修訂,牽頭編排出合理可行的施工進度計劃。
由于交叉作業,下平洞作業空間狹小、洞內噪音大、空氣質量差,為全面掌握作業面施工情況,督促好施工單位落實各項資源投入,確?,F場施工質量受控,張琪琦又主動投身到現場灌漿值班中。到了最后沖刺階段,面對各個節點的安全鑒定、質量監督、最終驗收等眾多準備工作,他白天守現場,晚上做資料,凌晨再跑現場,連續兩個月沒能回趟家。一遍又一遍的汗如雨下,一次又一次的“灰頭土臉”,保證了下平洞施工過程質量和工期總體受控。
抓技術管理,以技術標準化工作帶動工作效率提升
建管公司成立之后,面臨項目多、人員少且分散等困難局面,急需在專業化標準化方面做更多工作。作為部門副主任的張琪琦牽頭梳理項目管理全過程要點重點清單,重點理清程序要求和時間要求,便于其它項目借鑒使用。他以“分類分專業分階段”實施的思路,牽頭形成項目建設管理經驗庫,目前已形成共4類合計175條技術管理經驗。同時,還從電站裝修標準為切入手,按裝修部位分形成了主副廠房、主變、母線洞、開關站、閘門井啟閉機室、配電房、業主營地等8部位共15小項總計110余條標準化設計做法,推進了招標技術文件標準化建設,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現場管理難度。
生而逢盛世,青春當有為。張琪琦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的身邊有無數兢兢業業協同作戰的戰友,他們是愛崗敬業的普通勞動者,也是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的“生力軍”,更是無所畏懼的“沖鋒者”。(朱冰婷)